本书是三联书店往事系列的第二种,该系列取材于三联书店的老员工的“联谊通讯”这份内刊。韬奋纪念馆的编写者从老三联人的回忆文章里,摘选出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在日常工作中的编书故事以及对出版业的思考,包括经营模式、内部管理等内容,整理成系列图书。本册《甘苦》,用老三联人的记忆,叙述了诸多历史细节,有关于读书,有关于出版,有关于人生。该系列的另外两种书分别为《书店灯光》和《书里书外》。
本书是《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文艺评论版和上观新闻APP“朝花时文”栏目近两年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分“吟唱时代之歌”“看尽人间戏剧”“可能是种病”“评论家的客厅”四部分,近50篇文章。作者涵盖全国知名评论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活跃的媒体评论员等。文萃对于文化发展、文艺创作、文化趋势展开前沿追踪、深度解读、思考把脉,也采用阶段性评论史维度对年度文艺大类进行盘点;既有坚持直言快语、锐评风格的现象批评,更有快、热、短、准的作品快评,能够比较准确地通过评论这面镜子,反映中国影视剧、文坛、舞台、展陈、文创等领域各年度的热点内容。
作者基于自己的考古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物知识,行走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不仅准确解读了考古发现背后的历史信息,还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将这些复杂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普通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并根据现场对于一些疑点和争议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作者提供了详细的访古路线图,可供读者按图索骥。
本书聚焦罗马共和国从意大利城邦转变为地中海主宰者的关键阶段,涵盖了从公元前290年至前146年的历史。罗马在这一时期频繁地卷入战争,比如对皮洛士、迦太基和汉尼拔的战争,或是对马其顿和叙利亚的战争,又或是对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的征服。本书将对战争的叙述与对政治、社会和军事结构的分析相结合,揭示了罗马取得非凡军事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在书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罗马共和国自公元前146年至前44年逐步走向终结的百年历史画卷,聚焦自由、荣誉、权力、贪婪、野心等共和国内的关键话题,以及备受重视却被滥用的共和制度问题。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同盟战争爆发收尾,剖析了共和国内部危机;第二部分记述内战、苏拉派系胜利及其政治改革尝试;第三部分从公元前70年直至恺撒遇刺,勾勒出共和时代的落日余晖。作者在每一部分中都以当时的重要历史事件叙述开篇,进而结合国内外的互动演变加以分析解读。
本书讲述的是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围绕“罗马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展开。奥古斯都不仅是罗马皇帝,世俗历史学家还视其为一个让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人,视其为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些最为重大的变革的推手,或者至少也是一位参与者。鉴于奥古斯都对于这一时期的罗马世界的极端重要性,本书主要聚焦这位声称只带来了微不足道的改变的人物,聚焦这一时期罗马的规模和结构发生的变化,并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叙述,来解释这些显著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并且尽可能阐明变化发生的原因。
《无意识日记》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根据多年沉淀的生活感悟与创作思考集合而成,堪称一本独特的“公开日志”,首次面向中国读者出版,也是他本人著作第一次引进中国,毫无保留地呈现了他充满激情的人生历程与独具一格的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