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大会,将有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参会。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何宏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主席单位,中国科学院联合相关部门,依托“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濒危物种保护研究、生态系统和物种的科学监测、新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科技战略咨询等方面,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他强调,在“两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中国将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为契机,汇聚全球生态治理智慧,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治理关键技术攻关,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普惠性成果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会上,其他部门代表从不同维度介绍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在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方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介绍,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等数十个科学计划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行动计划。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介绍,中国积极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任务的落实,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在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肖放介绍,农业农村部开展调查监测评估,建设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休禁渔制度等,推动实现生态保护、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面,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袁继明指出,中国着力建设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和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有力提升了保护建设管理效能。
在地方生态实践方面,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董旭斌介绍,作为本届大会的承办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践行绿色办会理念的首批试点,浙江省已建立总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
据悉,大会将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制定未来十年发展蓝图,并将发布《杭州宣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Pharmaceutics: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教授领衔特刊 — 克服肿瘤免疫治疗耐受的纳米药物MDPI特刊征稿
文献清单:期刊高质量文章鉴读 MDPI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
数学家们为何普遍青睐预印本?国内数学界的预印本实践有何特色? 学 ...
韩国成均馆大学Changhyun Pang等综述:微针和仿生吸盘协同双增强,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