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动态:飞机上有旅客突发医疗紧急状况,机组呼叫医务人员,关键时刻背包里带的氧饱和度仪和常用药发挥了作用,这名旅客病情好转,飞机降落后旅客被救护车接走……《医师报》记者第一时间拨通了周勇的电话,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他是刚刚参加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2025,在前往北京参加另一场培训的飞机上,又“顺手”救了一名患者。
“听到机组广播呼叫医务人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周勇说,当时,飞机已进入巡航高度,机组人员通过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帮助,他便和同行的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俞蔚教授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
“患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性,胸口痛、呼吸也有些困难,以前还有心率失常的病史——胸痛的原因十分复杂,可能是由心脏问题导致的,也可能是有气胸、胸膜炎等疾病导致的。” 周勇说。
同行的俞蔚是一位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心内科医生,在简单了解患者情况后,她立即接过机组取来的听诊器、血压仪,为患者听诊、测量血压,初步排除了冠脉综合征、心率失常等严重疾病。周勇则翻出了随身携带的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给患者测了血氧饱和度。
“你竟然带着血氧饱和度检测仪?”俞蔚问。“这是我准备明天带到绍兴院区门诊用的……”周勇说。
“经过检查,患者血压、血氧、心率都正常,听诊时也没有明显的哮鸣音以及气胸,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松了口气,但患者胸痛症状丝毫不见减轻,并且情绪十分紧张。”在俞蔚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周勇给患者取来了止痛药服下,“给患者取药的时候,我们还再三确认,药物没有过期,可以吃。”
在机组成员的协调下,飞机提前在北京降落,舱门打开,地面120急救人员迅速进入机舱接手患者,与急救人员完成交接,留下联系方式后,周勇与俞蔚启程参加各自的会议培训。
事后,患者辗转获取了俞蔚的联系方式,并表达了感谢。周勇也十分惦念患者的情况,希望患者保重身体,有时间进一步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胸膜炎的可能性。
“周医生好样的!”医院同事纷纷在周勇的朋友圈里点赞,周勇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其他同行碰到了也会挺身而出的。”
从医二十余年,这是周勇首次在万米高空处置突发医疗事件。当记者问及在公共场所救人是否有顾虑时,他说:“作为医生,哪怕不在医院,治病救人也是我的职责。”